夫妻财产 子女扶养 同居关系 离婚房产分割 分家析产 赡养 离婚后财产分割 监护权 收养关系 婚姻过错 离婚 家庭财产

夫妻财产范围的认定,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

来源:admin 时间:2013-03-18

一、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根据《婚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

(二)生产、经营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即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四)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除外;

(五)一方以个人财产投资取得的收益;

(六)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七)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养老保险金、破产安置补偿费。

这里有个明确的前提条件,就是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也就是登记结婚到离婚之间的一段时间内。登记结婚的时间是以双方去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的日期为准,而不是双方办理结婚宴席的时间。

二、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三)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需要强调的是,一方结婚前的财产不会因为结婚时间的长短而自然转化为夫妻共同财产,除非双方在结婚前或者结婚后进行了其他约定。建议,为避免将来可能因为是婚前个人财产还是婚后共同财产产生争执,一定要保留好相应的证据,以证明是自己婚前的财产。

三、可以对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进行约定

《婚姻法》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也就是说可以将婚前个人财产约定为共同财产,也可以将婚后的共同财产约定到个人名下,约定的方式非常灵活,约定的范围非常广泛。

但是,有必要提醒的是,为了避免将来纠纷的产生,建议一定要用书面的方式进行约定,而且约定的内容尽量明确易懂,否则将来一是难以证明曾经作出过约定;二是在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情况下,将来产生纠纷则按法律规定的来认定。至于是否要对约定进行公证或者邀请第三方作证,法律没有强制性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愿选择是否对约定进行公证或者邀请第三方作证。

以上是关于夫妻财产范围的认定,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在遇到需要分清是个人财产还是共同财产,可以参考本文进行分析,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办,就要及时的找专业人士咨询了。

分享到:
上一篇:哪些财产是法定的夫妻共同财产,性质是什么? 下一篇:婚内财产协议怎样签订,婚内财产协议有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