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 子女扶养 同居关系 离婚房产分割 分家析产 赡养 离婚后财产分割 监护权 收养关系 婚姻过错 离婚 家庭财产

离婚时什么情况可以要求赔偿,赔偿数额怎么确定?

来源:admin 时间:2013-03-18

一、离婚时什么情况可以要求赔偿

根据《婚姻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一)重婚。重婚指有配偶而重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要求双方是以夫妻名义同居,一定要有外在表象特征,如以夫妻名义申报户口、购买住房、举行婚礼等。只要不以夫妻名义对外,就不构成重婚。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须具备5个条件:一是与婚外异性;二是不以夫妻名义;三是时间上持续;四是状态上稳定;五是共同居住。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要承担民事法律责任,它是法院判决离婚的法定情形,无过错方可以据此要求损害赔偿。

(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家暴,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精神、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例如对配偶暴打导致其伤残,或对配偶进行精神上的孤立,故意避免交流和接触。

(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对家庭成员的虐待是指以作为或不作为的形式,对家庭成员进行摧残,使他们在肉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痛苦的行为。如打骂、恐吓、限制人身自由。也可表现为不作为的形式,如在得病时不予医治。遗弃,是指家庭成员负有抚养、赡养、扶养义务的一方,对于需要抚养、赡养、扶养的年老、年幼、患病一方,故意不履行其应尽义务的行为。

因上述原因导致离婚,提出损害赔偿的还应该同时满足以下四点要求,即必须是合法婚姻关系中的无过错方;必须是由于对方的过错导致离婚的;必须是在提出离婚时提出;必须是针对合法婚姻关系中的过错方,不能向第三方提出损害赔偿。

二、离婚时赔偿数额怎么确定

离婚赔偿数额所需考虑的五个因素:

(一)受害人的精神损害程度。

应考虑受害人所遭受的精神损害是长期的还是短期的,是否给受害人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影响,由于损害结果涉及人的身体和精神方面,必要时应由医学专家鉴定其轻重程度,以便确定赔偿数额的高低。

(二)过错方的过错程度。

包括过错方实施过错的种类、动机、情节等过错程度一般与造成的损害成正比,过错轻微的,对受害人的精神损害就小,受害人较易容忍和谅解,确定赔偿数额应相对较小。反之则相对较高的赔偿数额。

(三)过错方具体的侵权情节。

应结合过错方侵权行为的方式、手段、场合等具体情节综合考虑,如虐待比一般的过错行为严重,侵权方式越恶劣,持续时间越长,受害人造成的精神损害就越大,其赔偿数额的确定应相对高于一般家庭暴力。

(四)过错方的经济负担能力。

过错方无任何固定的经济来源,再多的精神损害赔偿也是无能为力。

(五)诉讼时当地的经济状况。

由于每个地方经济情况不一致,所以具体标准还应根据当地经济情况具体分析。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情况下虽然符合提出精神赔偿的条件,但是由于没有有力的证据来佐证,导致赔偿请求得不到法院的支持。由于赔偿请求必须是在提出离婚时提出,那么就需要及时收集有效证据。如果自己无法正确判断,可以委托律师帮助处理,以避免离婚时“人财”两空的悲惨结局。

分享到:
上一篇:离婚损害赔偿的情形,离婚过错怎样进行赔偿 下一篇:离婚时如何请求损害赔偿,提起该请求需什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