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律师团队丰富的办案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法律解决方案

您所在位置:拆迁补偿 > 被拆迁人 >

不是同住人不享有动迁款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1-08

       自己的户口在被拆迁的房屋内,却分享不到动迁款。已经离异的朱女士一纸诉状将曾经的婆婆和前夫徐先生告进法庭。近日,杨浦区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认为尽管朱女士户口在房屋内,却不具备同住人资格,驳回了她的诉讼请求。
    2006年11月11日,朱女士和徐先生结婚。同年11月23日,朱女士将其户口迁到本市翔殷路某弄的一套房屋内,该房是其婆婆张女士于1995年买下的售后公房,而实际上,小两口并未实际居住在该房内。
    2007年12月,翔殷路房屋列入动拆迁范围;张女士及丈夫儿子作为安置人口,于2008年1月共获得动迁款人民币77万余元。而就在2008年1月9日,朱女士和徐先生经法院调解离婚,按调解协议约定,朱女士应从系争房屋内迁出。2008年4月9日,朱女士将张女士告上法庭,认为张女士一家隐瞒动迁经过,而自己户口在动迁房屋内,属于是同住人,遂要求分割动迁安置19万余元。
    法院认为,朱女士的户籍虽在被拆迁房屋内,但在离婚调解时,她已同意从该房内迁出,同时根据房屋来源,朱女士不具备翔殷路房屋的同住人资格。故朱女士要求分割动迁款的诉请,依法无据,不予支持,遂判决不予支持朱小姐的诉讼请求。
    作者:李欣
    瞒父占房产法院主公道
    父亲状告私买公房独占产权的儿子胜诉
    上海法制报
    本报讯父亲王大民(化名)和儿子王小民(化名)同住一套公房,王大民偶然知道儿子已将房子作为售后公房买下,并将产权完全登记在自己的名下。于是,王大民把王小民告上法庭,要求判令所住房屋的出售合同无效,恢复房屋的原有租赁关系。日前,宝山区法院一审判决支持了父亲王大民的诉请。
    王大民与儿子王小民是宝山区淞南十村一套公房的同住人,2006年时,王大民才知儿子王小民未经自己同意,早在2000年就将该房作为售后公房买下,并且将产权人登记为自己的名字。王大民认为儿子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的合法权益,因此将儿子告进了法院。
    法院认为,对于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承租的公有住房发生使用性质变化的,相关物业公司等单位应当面征求老年人的意见。王小民在办理屋购买售后公房产权的手续时,向有关部门所提供的《职工家庭购买公有住房协议书》中仅有王大民的印章,缺乏其他可以证明王大民同意王小民买下房屋产权的证据,现在王大民否认其在《职工家庭购买公有住房协议书》上盖章,而某置业有限公司也确认没有当面征询过王大民本人的意见,故可认定王大民在《职工家庭购买公有住房协议书》上的盖章并非其真实意思表示,该协议书对其没有效力,法院支持王大民的诉讼请求。
    合同被确认无效后,该房屋应当恢复至原来的租赁状态。而某置业有限公司应将房屋购房款、维修基金返还给王小民。

分享到:

上一篇:房屋拆迁中承租人有哪些权利?

下一篇:八旬老太独吞拆迁款遭诉法官强执搜出6块金砖



律师简介

靳双权律师 靳双权,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业务部主管,自200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房地产法律的研究与服务,说房网特邀讲师,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房地产法律讲师。靳律师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房地产,认真研读了土改、文革、房改、限购等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大量判例。靳律师对土地、公房、私房、商品房、经适房、央产房、军产房、回迁房等类型房地产在交易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办理了...【详细】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