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律师团队丰富的办案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法律解决方案

您所在位置:房地产案例 > 拆迁补偿案例 >

房产分割纠纷律师靳双权——子女代签的宅基地房屋拆迁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吗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21-11-09

北京房地产专业律师靳双权(13426037149)专业代理二手房买卖、借名买房、房产继承、确权、腾退房屋、公房纠纷、央产房、军产房等房产纠纷案件。从业十五余年,带领专业房产法律团队,办理了大量房地产案件,积累了丰富的诉讼经验,现将这些案件改编为案例,希望可以帮助到读者。(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和避免不必要纠纷,以下案例中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若有雷同请联系我们予以撤销。)

 

原告诉称

李母向本院提出诉讼请求:1.依法判决分给原告拆迁补助款50万元;2.依法判决分给拆迁安置房60平米。

事实和理由:原告与被告是母子关系,拆迁前后都和被告生活在一起,只是单独各自吃饭。原告生活能独立,现在因年老多病,生活不能自理。拆迁后2013616日,原告被告到有关部门立遗嘱一份,原告归被告赡养,财产由被告继承。宅基地房屋7号是原告于1985年建立的,当时被告正在服兵役,86年退伍。所以7号房屋是共同财产。20107号宅院因拆迁转于被告名下,所得安置房3套,拆迁补偿款190万元。现原告已88岁高龄,生活不能自理,经常与被告发生矛盾、争吵、不益原告的安享晚年,故此特向法院请求分割共同财产,择时另立遗嘱,维护老人的合法权益。

 

被告辩称

李某刚、张某芳辩称,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与李某刚系母子关系,拆迁前后原告都和李某刚生活在一起。2010年某村7号院拆迁,拆迁补偿款共计1998165元,安置回迁房共三套,花费购房款316790元,剩余拆迁款1681375元。2013616日原告立有遗嘱一份,确认其去世之后所有遗产由李某刚继承。

20141210日,拆迁公司与原被告共同签订《产权人确认协议》,确认三套房屋的产权人分别是12号楼某室李某刚,14号楼某室李某刚和张某芳,14号楼某室张某芳。1985年原告曾在7号院内建造了北房4间,但该房屋李某刚也有出资。1996年经原告同意,7号宅院的宅基地使用权人登记到被告名下,但是原告自己还有一处宅院,该宅院的宅基地使用权人正是原告自己。1996年李某刚在院内建造了东房3间,2002年李某刚、张某芳建造了西房4间、南房4间、一个过道以及南房南侧的两间厨房,同时对全部房屋进行了装修。2010年拆迁前对整个院落加盖屋顶,同时还加盖了二层楼房。以上建设行为全部由李某刚和张某芳出资完成。此前原告没有出资、出力,反而因不同意建房而对被告的建设行为多加阻挠。

原告在诉状中描述了一个逆子的形象,这个逆子不但不照顾年迈的母亲,而且经常与母亲吵架,完全不考虑让母亲安度晚年。但是答辩人要声明相关陈述完全不符合事实。如果诉状所述属实,生育六个子女的原告,怎么可能一直与被告共同生活?2010年拆迁后原告怎么可能于2013年立下遗嘱将名下所有财产归李某刚继承?又怎么可能签订协议将回迁房的产权人确定为答辩人?原告显然无法自圆其说。原告要求的60平方米房屋及50万元拆迁款,缺乏事实与法律依据。合理的部分原告同意支付,因原告与答辩人、拆迁公司三方已经签订了回迁房屋的产权确认协议,故原告无权再获得回迁房屋,但答辩人同意对原告依法进行合理的补偿。因7号院内的房屋原告和被告都有出资,但此后随着宅基地使用权人的变更,该房屋已经被确认为被告所有,因此,原告已经无权再获得7号宅院内的房屋、宅基地、装修等对应的拆迁补偿款。

基于原告系被拆迁房屋的在册人口,依据拆迁政策,原告拥有40平方米的定向优惠回购面积,答辩人使用了原告的该优惠购房面积,可以向原告支付相应的折价款。另外补充一点,原告之所以起诉,据我们了解是受到了代理人李某丽的唆使,李某丽是想通过原告而使自己获得一套房产。1995年李母把自己的宅院卖掉了,1995年左右李某刚就取得了涉案宅院的宅基地使用权。

王某珊、李某文、李某国辩称,安置房和拆迁款是李某刚的,我不主张权利,老太太的房屋卖了。我希望都说事实,别说瞎话,按照法律政策走。

 

本院查明

李母系李某刚、李某国、李某丽之母,李某刚与张某芳系夫妻关系,李某国与王某珊系夫妻关系,李某文系李某国与王某珊之子。李母、李某刚与张某芳三人户口均在北京市昌平区X7号(以下简称7号院)。

1995610日,涉案院落登记的宅基地使用权人为李某刚。同时,李母于某村另有一处宅基地,宅基地使用权人为李母,李母称其2003年将该处宅院出售。

2011615日,李某刚与北京W公司签订了《某村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该协议中载明,7号院现有在册户籍人口3人,实际居住人口3人。被列为拆迁安置人口的人员3人,分别是李某刚、李母、张某芳。

20141210日,李母、张某芳、李某刚作为乙方与北京W公司签订了《某村定向安置房房屋产权人确认协议》(以下简称《确认协议》)。经查,案涉房屋未办理房屋产权登记证书。李母表示,该《确认协议》中的签字和指纹捺印均非其本人所留。李某刚与张某芳表示该《确认协议》中李母的签名是由张某芳代签,但李母在签订协议的现场,协议中的指纹印是李母本人的捺印。

20141210日,李某刚签订了《某村定向安置房入住费用结算明细表》。

2013616日,李母立下遗嘱:为防止百年之后,儿女为财产发生纠纷,特立下此嘱:一、在我百年之后,我所有的昌平区X村的60平米回迁房,归我老儿子李某刚继承;二、在我百年之后,某村产权制度改革后的股份及分红也由我老儿子李某刚继承;三、此嘱一式三份,立遗嘱人、继承人各一份,代书人北七家镇法律服务所一份。

20161024日,李母出具一份声明:因我小儿子李某刚对我不好,我现在声明,我在2013616日由昌平区北七家镇法律服务所代书的遗嘱无效,声明撤销。

 

裁判结果

一、北京市昌平区X村定向安置房7号归李母使用,李母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向李某刚、张某芳支付购房款12231527元等共计20619002元;

二、李某刚、张某芳于本判决生效后30日内向李母支付周转费等共计123600元;

三、驳回李母其他诉讼请求;

四、驳回李某刚、张某芳其他诉讼请求。

 

房产律师靳双权点评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没有证据或者证据不足以证明当事人的事实主张的,由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承担不利后果。

按份共有人可以随时请求分割,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础丧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时可以请求分割。

李母于2013616日立下的遗嘱,表示在其去世后,其所有的昌平区X村的60平米回迁房归李某刚继承。根据《X村宅基地房屋拆迁政策指南》的规定,李母确应享有回迁安置面积。而20141210日签订的《确认协议》载明,应属于李母的回迁安置面积由李某刚、张某芳享有。现《确认协议》上李母的签名系张某芳所代签,又无法通过鉴定程序认定指纹捺印系李母所留。因此,即便李母在签订《确认协议》的现场也无法确认《确认协议》中对房屋的分配是李母的真实意思表示,故对李母主张分家析产的请求应予支持。因该房屋未办理产权登记证书,仅对该房屋的使用进行处理。李某刚和张某芳主张李母只有40平方米的回迁面积及应当返还房屋增值利益的辩解没有法律依据,对其辩解不予采信。

现李母居住在3号房屋中,该房屋面积为6005平方米,为便于老人生活,3号房屋归李母所有为宜。3号房屋的购房款已由李某刚支付,李母应当返还其7号房屋的购房款及装修款。关于3号房屋的购房款数额,根据实测建筑面积与单价计算得出的总价为108090元,因超出认购房安置面积支付的购房款法院酌情予以考虑,经计算李母应支付李某刚、张某芳房屋折价款12231527元。李某刚及张某芳支付的物业管理费及有线电视收视费,李母也应予以返还。

由于李母已经出售了其名下登记的宅基地,因此李母不应享有基于宅基地发放的拆迁补偿款。但因李母属于7号院的被安置人,因此除基于宅基地发放的拆迁补偿款外,李母有权获得其余的拆迁补偿款。

根据《某村集体土地住宅房屋拆迁货币补偿协议》及《X村宅基地房屋拆迁政策指南》的规定,李母应取得的拆迁补偿款为周转费、租房补助费、联合签订协议奖励、提前签订协议奖励、租房费。现上述钱款已由李某刚领取,李某刚应当将属于李母的拆迁补偿款返还给李母。回迁补助已由李某刚、张某芳领取,二人应将属于李母的部分返还给李母。李母在和李某刚、张某芳共同生活时,租房款均由李某刚、张某芳支付,该部分钱款应从李母应得款项中扣除。

 

分享到:

上一篇:房产分割纠纷律师靳双权——一起家庭共有房屋拆迁引起的拆迁补偿分割纠纷

下一篇:房产分割纠纷律师靳双权——一起父母房屋登记在子女名下引起的遗产房屋继承纠纷



律师简介

靳双权律师 靳双权,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业务部主管,自200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房地产法律的研究与服务,说房网特邀讲师,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房地产法律讲师。靳律师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房地产,认真研读了土改、文革、房改、限购等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大量判例。靳律师对土地、公房、私房、商品房、经适房、央产房、军产房、回迁房等类型房地产在交易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办理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