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律师团队丰富的办案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法律解决方案

您所在位置:房产专题 >

职工购买公有住房交首付款后死亡的,其购房行为的效力如何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8-06-01

  ?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安全及避免不必要纷争,以下当事人姓名均为化名,如果雷同,可以和我们联系,我们将予以撤销。)

  一、基本案情

  苟先生原为某国家机关干部,承租单位一套四居室楼房,由苟先生与其妻谢女士共同居住。苟先生于1995年去世,其女儿为照顾母亲也搬入此房居住。1996年,单位依照国家房改政策向职工出售公有住房,谢女士申请购房,单位同意并预收了谢女士购房款及维修基金共2万余元。在产权证未办完时,谢女士于1997年去世。1998年单位终止了购房决定,以购房人交购房款后死亡且无共居人为由要求收房,而苟先生的女儿却要求继承此房,双方由此产生纠纷。苟先生女儿遂起诉至法院,要求确认母亲谢女士的购房行为有效,房屋由其继承。

  二、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谢女士购房手续齐全,其交纳了购房款,单位也同意其买房并接收了购房款,双方购房协议已实际成立。谢女士完全履行了合同义务,虽然未及时办理房屋产权证,但责任在单位而不在个人,单位不应单方作出终止购房决定。最后判决谢女士的购房行为有效,单位应协助办理房屋产权过户手续,房产由苟先生女儿继承。

  三、北京房产律师靳双权点评

  依据民法的有关规定,购房行为系要式法律行为,只有在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登记手续以后,购房行为方能生效。购买商品房,当事人办理完登记手续后,取得产权证,所买房屋即成为其私人财产,依法可以发生继承等,而职工购买公有住房交首付款后死亡的,其购房行为的效力如何?这是本案的焦点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谢女士虽向单位预交首付款(成本房价款与维修基金),但双方未签订售房合同,谢女士亦未取得房屋产权证,因此不能认定该处房产的所有权已发生了转移,双方房屋买卖关系不成立。这种观点与法院的认定截然相反,主要问题在于未正确看待公有住房的性质。公有住房买卖的政策性非常强,不宜完全按要式法律行为确认买卖是否成立,这样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权益,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各地一般出台了有关公有住房买卖的政策规定,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会参照适用。

  本案中,该公有住房从交首付款至取得房屋产权证这段时间,一直处于未确定状态,且根据实际情况,当事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才能取得产权证,这种情况一般是单位未及时办理产权证造成的,单位应承担责任,而不应让个人承担。本案的发生地是北京市,北京市出台的有关规定应作为办案参照。《北京市人民政府房改办公室(97)京房改办字第071号通知》规定,职工购房时间从首次付款之日起计算。本案中的谢女士已交购房首付款,实际履行了合同义务,其购房行为成立,单位在谢女士死后不应单方作出终止购房决定。依据(95)京房改办字第056号文件规定,购房职工已故,所购住房发生继承的,继承人可按成本价购房。综上,谢女士的购房行为已经生效,应该受到法律保护,单位的收房要求不能成立,房屋应由苟先生女儿继承。

  四、律师建议

  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可作为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参照适用的对象。由于公有住房改革政策性极强,对于公房买卖引起的纠纷案件,法院尤其应当注意有关的政策规定,与一般房屋买卖区别对待。
分享到:

上一篇:职工购买公房后未办理过户手续之前被单位按辞退处理的应否补交购

下一篇:选择二手房 教你八大招数



律师简介

靳双权律师 靳双权,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业务部主管,自200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房地产法律的研究与服务,说房网特邀讲师,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房地产法律讲师。靳律师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房地产,认真研读了土改、文革、房改、限购等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大量判例。靳律师对土地、公房、私房、商品房、经适房、央产房、军产房、回迁房等类型房地产在交易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办理了...【详细】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