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律师团队丰富的办案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法律解决方案

您所在位置:土地权属 > 土地使用权出让 >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诉讼一案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3-01-06

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纠纷案

  原告诉称,2001年元月,被告为修建营前镇下湾村大坳、大船、光顶三个村民小组通行的公路,因该公路经过我家门口,应占用我家的部分余坪,被告未与我家协商的情况下,组织部分群众分别于同年元月18日及2002年8月1日擅自拆毁我的堡墈,损坏我的茶树30余株。营前镇政府干部出面调处未果。现具状诉至法院,要求判令被告补偿土地征用费2665.5米、青苗费100元、拆原来老石墈100元、直接经济损失1340元、误工费2000元、精神损失费2000元,合计8205.5元,并要求被告停止侵害、恢复原状。
  被告辩称,我村为落实村村通公路的政策,方便全体村民的交通,根据《土地管理法》第65条的规定,对修本村公路过程中占用了本村村民土地的情况,采取收回土地使用权和减免农粮税的方法,我村并未征用谁的土地,根本不存在土地补偿费问题;我村并未组织群众拆除原告的堡墈,而是修公路的群众自发拆除了原告的堡墈。请求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本院审理查明,2001年元月,被告为落实上犹县人民政府实现村村通公路的有关精神,为解决下湾、围墙、光仔、石园、光顶、回龙、竹山、大船、大坳等九个村民小组的公路问题,决定开辟一条村级公路,经交通部门测量,该条公路需经过原告房屋门前,占用原告余坪4米,其中旱土163.55平方米。被告派村干部与原告协商,原告同意让出余坪3米,由被告用石块砌路墈1米。同年元月18日,该村村民按照交通部门墈定的路线,将原告的部分余坪和石墈挖去。引起纠纷,后经双方协商无果。2001年5月26日,原告请求营前镇人民政府处理,嗣后,营前镇人民政府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内容为:一、由下湾村委会砌好黄甫群屋前的堡堪;二、堡堪砌好后黄甫群应主动把余坪堡堪拆除重砌,保持村道路面4米宽,应拆除重砌的余坪堡堪长为10米;三、原告黄甫群余坪堡堪在第一次征收时已拆除的,由村委会补偿100元人民币,在黄甫群所砌的堡堪拆除后,由村委会补回水泥叁包;四、因在修村道时,修路群众在未听从村委会干部劝阻的情况下,挖去黄甫群已砌好的余坪堡堪,造成一定影响,为此由参加的村民小组主动写出认错书,向黄甫群挽回名誉损失。另外,该村道还占用原告另一约30平方米旱土及30余株茶树未予补偿。原告以被告侵犯其土地使用权为由,向本院提起诉讼。
  另查明,被告对外宣布对村村通公路所占土地,水田每平方米补偿15元,旱土每平方米补偿8元,但是到目前为止,被告未向任何一户农户补偿。被告自2002年始核减原告所在村公路占用承包责任田163.55平方米。该村道占去原告土地163.55平方米,该地1981年以前为水田,后为旱土,1986年原告在该处建房后便变成其余坪的一部分,但是原告《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登记的面积仍然包含原告所建房的土地及余坪。
  法院认为,被告上犹县营前镇下湾村村民委员会为落实上犹县政府实现村村通公路的有关精神,改善公共设施,方便村民交通,按照《土地管理法》第65条和上府办发(1998)32号文件精神,对村道所占村民使用的土地,采取收回土地使用权和减免占用土地粮税的方法并无不妥,除原告黄甫群外,被告方的各村民小组及全体村民均无异议,本院予以确认。原告要求被告补偿青苗费100元,符合事实和有关法律规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补偿原来拆老石墈的费用100元,原、被告双方于2001年6月4日的《调解协议书》中的第2条已有约定,本院予以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直接经济损失1340元。因没有提供证据证实,且原告同意按照2001年6月4日营前镇政府《调解协议书》中的第3条处理,同时原告的该项请求与原告要求被告补偿原来拆老石墈的费用100元相重复。因此,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补偿误工补工费2000元,因没有提供相应证据证实,应予驳回该诉讼请求。原告要求被告赔偿精神损失费2000元,由于原告对被告如何侵犯其名誉权、影响的范围、造成了怎样的后果,未提交证据证实,另外,依据2001年6月4日营前镇政府的《调解协议书》中第4条确定的内容,应当向原告挽回名誉损失的是参加修村道的村民小组,而不是被告。因此,本院不予支持。原告要求被告补偿该土地征用费2665.50元的请求,虽然被告曾对村民公开宣布,村村通公路所占用土地的土地补偿费,水田每平方米补15元,旱土每平方米补8元。但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6条规定“土地补偿费归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以及《土地管理法》第48条、第49条和《上犹县征用土地管理办法》第12条,有关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征地补偿费用的使用和管理的规定,原告黄甫群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而不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村道所占土地的补偿费用不属于原告黄甫群所有,也就是说黄甫群不具备要求被告补偿土地征用费2665.5元的诉讼主体资格,法院驳回原告黄甫群要求被告补偿土地征用费2665.5元的诉讼请求。

 
 

分享到:

上一篇: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纠纷预防方法

下一篇:农村土地承包的最长期限规定



律师简介

靳双权律师 靳双权,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业务部主管,自200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房地产法律的研究与服务,说房网特邀讲师,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房地产法律讲师。靳律师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房地产,认真研读了土改、文革、房改、限购等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大量判例。靳律师对土地、公房、私房、商品房、经适房、央产房、军产房、回迁房等类型房地产在交易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办理了...【详细】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