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的律师团队丰富的办案经验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法律解决方案

您所在位置:法律法规 > 民法总则 >

民法总则的一般规定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6-06-29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节 基本原则
  
  第一条 【立法目的】
  为了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维护自然人的人格尊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调整对象】
  本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第三条 【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
  国家以及国家机关作为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与其他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法律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消费者、劳动者等自然人有特别保护的,依照其规定。
  
  第四条 【意思自治原则】
  民事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事民事活动,不受任何组织和个人的非法干预。
  
  第五条 【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
  
  第六条 【诚实信用原则】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履行民事义务以及从事其他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
  
  第七条 【公序良俗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法律行为以及其他民事活动不得扰乱公共秩序,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第八条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第二节 法律适用的一般规则
  
  第九条 【法律渊源】
  处理民事纠纷,应当依照法律以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
  法律以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没有规定的,依照习惯。习惯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公共利益。
  
  第十条 【法院不得拒绝处理民事纠纷】
  人民法院不得以法律以及法律解释、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司法解释没有规定为由拒绝民事纠纷的受理或者裁判。
  
  第十一条 【溯及效力】
  本法实施以后产生的民事活动,适用本法。
  本法实施以前产生的民事活动,适用当时的法律;当时的法律没有规定的,适用本法。
  
  第十二条 【普通法和特别法的关系】
  其他相关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十三条 【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发生的民事活动,适用本法,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分享到: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民法总则关于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



律师简介

靳双权律师 靳双权,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副会长,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房地产业务部主管,自2005年起至今,一直从事房地产法律的研究与服务,说房网特邀讲师,中国房地产营销协会房地产法律讲师。靳律师作为房地产专业律师,多年以来,一直潜心研究房地产,认真研读了土改、文革、房改、限购等建国以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法律、政策及大量判例。靳律师对土地、公房、私房、商品房、经适房、央产房、军产房、回迁房等类型房地产在交易中涉及的具体法律问题进行大量的研究,办理了...【详细】


添加微信×

扫描添加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