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财产 子女扶养 同居关系 离婚房产分割 分家析产 赡养 离婚后财产分割 监护权 收养关系 婚姻过错 离婚 家庭财产

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怎么处理夫妻的共同财产?

来源:admin 时间:2013-03-18

一、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

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我国《婚姻法》调整范围内,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所共同拥有的财产。所谓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是指男女双方领取结婚证开始到一方死亡或者夫妻离婚之前这段时间,这期间夫妻所得的财产,除双方约定的外,都属于夫妻的共同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如果一方要对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处分,必须征得其配偶的同意。

二、离婚时怎么处理夫妻的共同财产?

《婚姻法》第39条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夫妻离婚时,对其共同财产的处理原则如下:

(一)夫妻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先由双方协议处理。

由双方协议处理就是由夫妻双方对于共同财产如何分割通过协商解决。在离婚诉讼中,双方也可以在法官的主持下进行调解,就财产分割问题达成协议,也可以在诉讼外自行达成和解协议,对财产进行分割。同时为了避免纠纷,双方最好是以书面的形式作出约定。法律之所以规定首先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财产,是因为夫妻双方对财产的用途、性质、功能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使达成的协议不致脱离实际情况,同时也有助于双方的自觉履行。

(二)双方就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协议不成时,由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判决。

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是指不得因财产的分割而损坏财产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照顾女方和子女权益的原则是指尽量满足女方的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子女的合理要求。

(三)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权益等,应当予以保护。

由于我国农村土地承包采取的是家庭承包的方式,也就是说,夫妻双方均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人,因此,夫妻在离婚时,双方享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合法权益均应受到法律的保护。

上文就是关于夫妻共同财产,以及夫妻共同财产在夫妻离婚时的处理方法的简单介绍。虽然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原则上应当均等分割,但由于夫妻双方的具体实际情况不同等原因,往往在分割时有所倾斜。因此我们建议,您在面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这类情况时,最好能够请专业的律师代您处理。

分享到:
上一篇:什么是夫妻个人财产,夫妻个人财产的范围是哪些? 下一篇:婚姻存续期间个人财产的界定,哪些属于个人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