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调整经济适用住房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2-11-01
经济适用住房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顺应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城镇住房新体制基本方向诞生的。经济适用住房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问题,确立经济适用住房体制既要与总体的社会经济制度相适应,也应针对住宅问题的实际,立足于解决住宅问题。目前,我国调整经济适用房的规定均为行政法规和地方规章。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销售类,二是经济适用住房的上市交易类。
一是针对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销售,主要依据是《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该办法已于2004年5月13日公布实施,2007年11月19日,原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监察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税务总局又联合发布了《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2004年5月13日颁布的随即废止。
此外,2002年11月17日原国家计委,原建设部颁布,2003年1月1日实施的《经济适用住房价格管理办法》,对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制定进行管理,确定了经济适用住房的价格构成以及不得计入经济适用住房。
二是经济适用住房的上市交易类。这类法规主要涉及已购经济适用住房的首次上市交易行为,规范经济适用住房的二级市场。比如1999年9月22日,国土资源部颁发的《关于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中有关土地问题的通知》,1999年4月22日原建设部颁布的《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出售管理暂行办法》。
此外,我国大部分的省市地区制定了自己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还包括价格管理办法、上市交易管理办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