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地类型以及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的界定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2-11-01
在《房屋登记办法》中明确将登记客体范围由过去单一的国有土地范围内的房屋扩大到国有土地、集体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登记,规范了国有、集体土地上的房屋登记。
我国按照土地用途将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农田水利用地、养殖水面等;建设用地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军事设施用地等;未利用地是指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以外的土地。
在土地归谁所有的问题上,我国只有两种形式即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也就是说,在我国,个人没有土地的所有权,只能依法获取土地的使用权。全民所有的土地即国有土地,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所有权。根据《土地管理法》的规定,下列土地属于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1)城市市区的土地;(2)农村和城市郊区中已经依法没收、征收、征购为国有的土地;(3)国家依法征用的土地;(4)依法不属于集体所有的林地、草地、荒地、滩涂及其他土地;(4)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部成员转为城镇居民的,原属于其成员集体所有的土地;(5)因国家组织移民、自然灾害等原因,农民成建制地集体迁移后不再使用的原属于迁移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归国家所有。
集体土地是指由农民集体享有所有权的土地,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第八条的规定,包括:(1)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农民集体所有。(2)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宅基地是指根据村集体组织成员的申请,由集体经济组织依法无偿分配给该成员所在农户修建住宅和满足他们基本生活需要的一定面积的土地。自留山和自留地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分配给农民个人使用的少量的土地和山坡地或山岭地,农民个人具有使用权。
任何单位和个人进行建设,需要使用土地的,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国有土地。但是,兴办乡镇企业和村民建设住宅经依法批准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或者乡(镇)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经依法批准使用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