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未查验房屋产权状态被骗定金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2-10-05
案例:中央电视台将移址北京呼家楼地区,上千户居民住房面临拆迁,李梅一家便是其中的拆迁户之‘因不想离开熟悉的地方,一家人商量准备在呼家楼附近选套二手房。经C中介公司介绍看中朝阳北路北边一套总价为38万元的单位。当李梅带家人到该物业再看房时,业主趁中介经纪人不在意,偷偷地塞给李梅一张纸条。看完房后,李梅回到家展示纸条一看,只见上面写着:“甩开中介,可省佣金,如有意向购买此房,可直接联系我,电话:××××××××”。李梅与家人商量,也认为支付2%的中介服务费太贵了,决定抛开中介公司私底下成交。过了两天后,李梅致电该房屋业主,业主表示如果抛开了中介公司,减少了中介费,该物业的售价还可减少两万元,李梅听后十分高兴,便马上答应了这宗交易。李梅仔细检查过这套房屋的房产证、业主身份证等正本,内容均为真实,于是支付业主房屋总价的10%做为定金。但李梅怎么也想不到,就在办理交易过程中才发现该物业已被法院查封了。当李梅再次致电给业主时,该手机已停杌了。李梅只好自认倒霉,数万元的定金已泡汤了。后来,李梅再没那么自信了,找了一家大型的经纪公司委托代购房屋。
专家支招:案例中,买家抵不住卖方的诱惑,以为卖家与自己是同一战线,是为了共同甩开中介,节省信息费。谁知,不过是骗子为了甩掉买家的保护,为行骗清除障碍。因为大型中介公司具备人才、专业知识等各方面的优势,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二手房交易可能出现的纠纷。而选择费用较低的中介公司的做法,同样会遇到一些问题。原因很清楚:市场从来都是价质相符,所谓“一分价钱一分货”,费用低同时也就意味着存在服务或者其他方面的差距。因此,对买卖双方来说,无论采取哪种做法,都可能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从而造成一些本来可以避免的损失。无论买方还是卖方,损失一旦造成,很难弥补。所以应谨慎对待跳单行为。
虽然该案例的当事人行事十分小心,在给业主定金时,已检查清楚业主所有的证明文件是否真实,因为《房屋产权证》所写的内容可能与房管局内所登记的内容有所不符,例如该物业已被法院查封,该物业已列入红线拆迁范围、部分房改房可能存在不具备上市交易等各种问题,但在房产证上,未能如实地反映出来,只能通过房管局方可查验。在办理房屋交易时,首党要到房管局进行查验,看房屋有没有抵押的登记,有没有共有权人登记,检查产权登记人与业主是否同一个人等,方可办理交易过户。在付定金的时候,也一定要压上对方的证件,例如房产证原件、身份证等,更要让对方将收据等开具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