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区房将慢慢淡出历史的舞台
来源:未知 作者:未知 时间:2014-11-20
学区房将慢慢淡出历史的舞台
2014年11月17日,北京市人大教科文卫体办组织市人大代表前往部分学校,对中小学招生考试改革情况进行视察。针对近日曝出的“4.4平米天价学区房”的消息,市教委主任线联平表示,北京将细化就近入学标准,在制度上做一些约束,今后不是说在这买了房就能够就近入学。同时,北京将启动“十三五”规划研究工作,加紧研究首都教育资源区域优化布局方案和部分教育功能向津冀地区疏解方案。
200所学校纳入资源共享
现在实行就近入学,家长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花重金购买住房,有的学区房达到每平方米30多万元。有家长,为了要学籍,拼了命也在学区附近购买一个几平方米的小房子,甚至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北京教委表示,北京将进一步通过学校融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共享,以此来提高优质资源供给的能力。据统计,大约有200所学校都列入了优质资源共享的范围内,但学区房的矛盾依然突出。下一步将进一步细化就近入学的标准,有一些制度约束,不是说在这买了房就能够就近入学。
非京户籍生源达46%左右 按照要求,只要具备“五证”,非北京户籍的孩子也可以在北京上学。“各个区县查‘五证’的标准有没有可能统一?”比如海淀区查“五证”的时候要求提供水、电、气的缴费单,而通州区则要求父母双方的社保必须在该区。目前非京户籍生源的比例达到46%左右,有的非京籍学生是父母在北京务工,而有的父母根本不在北京,是通过各种渠道“运”来北京的。对“五证”的管理,的确有各区不一致的地方,有的区管理精细,有的区粗放,这是因为各区的人口和教育资源配置不一样。明年义务教育入学的规定将进一步细化,会出指导意见,使各区在总体原则把握上一致。
新政策的出台将使学区房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 记者采访北京市“经纪人之家”法律服务中心靳双权律师,靳律师表示,学区房,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房地产市场的衍生品,也是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育不公平现象的一种表现,当前,子女的教育问题是每位家长的头等大事,为了让子女上所谓的优质学校,家长是不惜任何代价的,正是这种心理,使得学区房在房地产市场中显的异常火热。在中关村地区、东四、西城区等热门地段房源中,学区房市场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程度。由于北京市的优质重点小学资源十分稀缺,就学需求量又十分巨大,重点小学“门票”一票难求。拥有一间指定区域内的住房,孩子便可以有资格进入重点学校读书。一但房产证不是就近入学的主要指标时,家长们就会按新的入学政策寻找新的途径以达到进入重点学校的目的,而放弃购买学区房,学区房也将慢慢淡出历史舞台。靳律师同时表示:一但房产证不再是入学“门票”,“就近入学”如何就近,需要教育主管部门给出答案,我们将拭目以待。